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期研發(fā)出了一套創(chuàng)新教學系統(tǒng)——增強講課反饋系統(tǒng),有了它,即使學生一語不發(fā),教授也可以輕松“看透”學生的心思,實時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

在百來號人的講座中舉起手,大聲地對教授說“我沒聽懂”,這對不少人來說,著實是件不大舒服和略顯唐突的事。但教授們有時也感到很為難,因為倘若得不到學生的反饋,他們就不清楚自己的講課方式是否合理,教學節(jié)奏是否契合學生的知識接受水平,也就難以針對性地調(diào)整后續(xù)的授課節(jié)奏及方向。

為解決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困境,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期研發(fā)出了一套創(chuàng)新教學系統(tǒng)——增強講課反饋系統(tǒng)(Augmented Lecture Feedback System ,簡稱ALFs)。該系統(tǒng)必須和具有增強現(xiàn)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的智能眼鏡搭配使用。有了它,即使學生一語不發(fā),教授也可以輕松“看透”學生的心思,實時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
“增強講課反饋系統(tǒng)”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強大班授課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溝通,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學生只需將手機連接到指定服務器,通過戳選手機上對應app的“示意符號”,就能和授課老師進行“隔空”交互。

“這些示意符號必須由學生通過手機來自主激發(fā)。符號能告知授課者或演講者——我是否理解了你所講的內(nèi)容、講課速度是不是太快了、對于剛才的提問我是否已有了答案。”增強講課反饋系統(tǒng)的研發(fā)人員Telmo Zarraonandia介紹道。
想象一下,當教師佩戴上這副增強現(xiàn)實的智能眼鏡后,他就會看見一個有趣的畫面——每個學生的腦袋上方都漂浮著各式各樣的符號,這些符號直觀地反映他們目前的聽課狀況。譬如,綠色的“√”代表“我明白”,紅色的“×”代表“我不懂”。

這種感覺就像置身在一個闖關游戲情境中,而作為“游戲玩家”的教師,他的任務就是根據(jù)學生的示意符號來“對癥下藥”,徹底消滅“×”,把它們?nèi)孔兂伞啊獭保詈笸瓿伞巴P”。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tǒng)還具有相當貼心的“課堂反饋統(tǒng)計功能”和“授課要點提醒功能”。在智能眼鏡的上方,會有一個實時更新的示意符號統(tǒng)計表。通過它,教師能夠快速了解當前大致的教學情況,如理解內(nèi)容的學生有多少人,要求減緩講課速度的學生又占了多少比例。此外,教師還可以事先在系統(tǒng)里輸入一些授課要點,并設定它們在特定時間里彈出,以確保教學思路的流暢性和完整性。

看到這里,你是否已經(jīng)“嗅”到這套教學系統(tǒng)所散發(fā)出來的濃濃科技氣息?嘿,除了上述功能外,研發(fā)人員還為該系統(tǒng)增設了“手感操控功能”,借助微軟的Kinect體感設備,教師可以通過手勢指令打開特定的幻燈片或者調(diào)出原先準備好的問題。
與此同時,該教學系統(tǒng)還有一個功能或許會讓那些愛翹課和喜歡在課堂上打盹的學生心生怯意——人臉識別功能!沒錯,戴上智能眼鏡的教師,仿佛擁有了火眼金睛,可以快速辨識出講臺下所有的學生。當人數(shù)過多時,還能啟動定位系統(tǒng)來快速鎖定“目標”。面對這樣的“極客教師”,同學們還敢不專心聽課嗎?

顯然,這套科技味十足的教學系統(tǒng)為師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課堂互動方式——直觀且私密。研發(fā)團隊的另一成員 Ignacio Aedo亦認為:“這套系統(tǒng)解決了那些膽小靦腆的學生羞于當眾表達困惑的問題?!?p align="center" class="pageLink">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更多詳細信息,請您微信關注“計算網(wǎng)”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