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當亞馬遜的市值突破了7300億美元時,人們開始去設想它是否能夠超越蘋果并達到一萬億美元市值這個前無古人的記錄。但是,實際上,不僅是亞馬遜,微軟的市值也在上個月突破了7000億美元,它也一樣具有沖擊萬億美元市值的潛力。
如同亞馬遜一樣,微軟也在連續(xù)性地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記錄,目前公司的各條業(yè)務線普遍增長良好。不過,這其中表現最為出色的依然是它的云計算業(yè)務,可以說云計算正推動著整個微軟的發(fā)展與盈利。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微軟的股價躍升到每股90美元以上,這也意味著公司市值達到了7000多億美元的新高。而摩根士丹利因此將微軟未來數月的目標股票價格提升到了130美元,這也意味著微軟的市值將可能會突破一萬億美元的大關。
截止到3月27日,微軟憑借著自身7074億美元的市值,成為了繼蘋果(8507億)、亞馬遜(7253億)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7210億)之后的最大上市公司。就目前看來,這四強的格局也恐怕難以在短期內被其他公司打破。
當然,在近最近二十多年的發(fā)展中,微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互聯(lián)網泡沫破滅前的1999年,微軟的市值一度達到6189億美元,若考慮價格通脹因素,這一市值折合到今日可高達8610億美元。但是,當泡沫破滅之后,公司業(yè)績出現了急速的下滑,2014年整個公司的市值甚至一路跌破3000億美元。
但是,在陣痛之后,微軟開始了“大刀闊斧”式的改革與轉型,近些年來,微軟的轉變十分明顯,特別是在于云計算領域中。近幾個季度以來,包括Azure托管、測試、構建和管理在內的各種云服務表現出了極強的盈利能力。借助于云計算,微軟似乎正處于一條通向一萬億美元的高速公路上。那么微軟的云業(yè)務都有哪些突出的表現?
微軟在云端的表現
根據微軟2017年Q4的財報所示,盡管Azure業(yè)務本身的規(guī)模已經相當龐大,但它依然保持了一個很高的增長速度——98%。
如下圖所示,微軟2017年Q4的總收入為289億美元,其中智能云部分收入占比26.9%為78億美元,增幅為15%,而商業(yè)云方面也同比增長了56%。
在營業(yè)收入方面,微軟2017年Q4總計收獲86.79億美元,其中云部門占比份額32.6%為28.3億美元。對比來看,在2016Q4中,智能云部門在微軟總收入和營業(yè)收入的占比分別為26.2%和28.9%。
來源:微軟2017 Q4業(yè)績報告
而且,還值得注意的是,Azure已經連續(xù)14個季度保持90%以上的增長速度。
來源:微軟2017 Q4業(yè)績報告
云為微軟帶來了什么?
盡管微軟云計算業(yè)務在整個公司收入占比只有小幅的提升,但從長遠來看,微軟將從云計算那里獲得更多的收益,這主要是由于兩個因素。
首先是云計算對于微軟整體運營的改善,截止到2017年Q4,微軟的總體利潤率為62%,而且近來一直沒有出色較大的增長。相比之下,云業(yè)務部門的利潤率卻在急速提升。
從2016年Q4到2017年Q4,微軟的營業(yè)收入從79.05億美元增長到86.79億美元,增長了7.74億美元。在此期間,智能云部門的營業(yè)收入從22.9億美元增長到了28.3億美元,總計增加了5.4億美元,占營業(yè)收入增長的69。77%。由此可見,云計算業(yè)務推動了微軟整體營收的增長。
一言以蔽之,微軟的云業(yè)務正逐漸成為公司主要的增長點與盈利點。
而還有一點就是全球整體云計算業(yè)務依然處于高速增長中,而微軟可以把握這一增長時機。根據2015年貝恩公司的一項調查,企業(yè)信息技術行業(yè)整體市場的規(guī)模約為1.1萬億美元,而云計算業(yè)務在其中占比16%,達到1800億美元的市場規(guī)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