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舉一個例子,百度近期推出的DuerOS操作系統(tǒng)(大家可以去搜搜看),可以看出這個操作系統(tǒng)是在各種不同場景下可以接入,從而完成一些功能。比如可以給你播音樂,為你點外賣,幫你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等等。這種多場景的接入其實就是一種數據層面上的深入沉淀,一個在百度上搜索過的用戶,又用過百度知道、貼吧這些產品,百度大致能夠分析出來他是多大年齡、哪里人、什么工作、什么學歷等等,這些數據曾經是在線上賣給廣告商用來做廣告投放的。在DuerOS接入之后,百度又可以拿到這個人家里都是什么電器、每天幾點在家、比較在意哪些生活品質、對哪方面的消費比較沖動等等,此時百度不僅可以把這個用戶賣得更貴,甚至可以直接介入廣告后的消費商品推薦(推薦本身也是搜索技術)。
當我們這么來理解的時候,我們可以腦洞打開,想象一下。
過去十幾年,用戶流量是通過網頁瀏覽來體現的,而廣告投放也是通過網頁來承載。但是在未來,用戶流量的體現會發(fā)生變化,那就是通過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來體現。任何能夠接觸到C端用戶的產品形態(tài)都能夠被稱作流量,一個助手機器人、家里的一臺智能冰箱、一個智能手環(huán)、一個智能家用機器人等等。因為這種產品變得無處不在,此時一個用戶的各方面信息全部被數據化了,那么那個時候的廣告投放形式可能會發(fā)生翻天覆地地變化,任何形式的人機交互都會變成百度的廣告投放承載。曾經只能通過網頁來承載廣告的形式,可能會變成由一系列人機交互的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產品來承載廣告,而智能硬件的商業(yè)模式也會變化。
這個時候,我們對比一下,現行體系下的廣告售賣是通過流量的篩選,然后進行展現、點擊、下載等形式的投放。比如1萬次展現賣10萬元,預計能夠換來1000-10000個真實用戶轉化,但是這個波動區(qū)間太大了,商家想評估成本和再次投放都變得很困難。如果在人工智能新的數據體系下,因為用戶數據更準確和深入,所有用戶的挖掘變得前所未有地精準,此時想找到10000個用戶所需要的數據量是可以精確評估的,比如5萬次觸達就可以得來這10000個真實用戶,此時的廣告甚至可以為結果做出承諾,那么一條廣告可能可以賣出更貴的價格,比如獲取10000用戶花費20萬元,相比之前的10萬元獲取1000-10000人,這種投放策略更加精準,而商家也更容易去評估持續(xù)投放的投入產出比。
這個時候,我們回過頭再來看,我們發(fā)現搜索引擎公司發(fā)力的人工智能場景,其實是在拓展其廣告數據的深度和價值,這種背后的新型廣告業(yè)務模型可能會為其帶來翻天覆地的營收變化,這種想象空間地增大,直接提升的是投資市場的信心,增長的就會是其市值。
搜索引擎公司若想完成這一增長,需要有非常沉著的產品研發(fā)、技術體系升級、運營管理等策略,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難度巨大。
小結
到此,我們便完成了關于“人工智能戰(zhàn)場的先行者為什么是搜索引擎公司”這個話題的簡單討論。從商業(yè)模式的角度去分析,人工智能是搜索引擎公司的必經之路,而非押寶這么簡單。我們分析的方法,不是通過表面上看到的淺層次產品關系,或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八卦傳聞,而是通過商業(yè)邏輯的角度去分析。
對于產品經理而言,不懂得商業(yè)模式,只能是一個初級的產品功能設計者。
登陸|注冊歡迎登陸本站,認識更多朋友,獲得更多精彩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