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科學日報》報道,近日在給一名病人使用電極短期植入腦內的無痛臨床治療法時,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醫(yī)學家們準確地找出了兩個關鍵性的神經簇,而這兩個神經簇在面部識別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科學家指出,這一發(fā)現(xiàn)將對治療患有面孔失認癥(即無法識別他人面孔的癥狀)的病人具有實踐性的價值,同時也會揭開普通人中為何有些人在識別面孔方面高人一等。
據(jù)科學家指出,這兩個神經簇分別位于大腦紡錘內,相距僅半英寸。他們對臉部的反應比手、腿、車、吉他、花束以及建筑物等都要來得強烈得多。
據(jù)了解,來自加州圣克拉拉的患者羅恩-布萊克威爾(Ron Blackwell)正在斯坦福大學著名醫(yī)學博士喬瑟夫-帕維茲(Josef Parvizi)的引導下接受醫(yī)學治療。這是斯坦福大學醫(yī)學者們首次將兩種圖像技術方法和大腦電擊聯(lián)系起來研究人類紡錘體的嘗試。該實驗結果也首次證明了這兩個神經簇,即pFus 和mFus對人類面部識別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針對布萊克威爾的治療中,大腦電擊刺激要求電流從一個電極傳導到距離其1厘米遠的另一個電極,這個過程中會穿越一小部分大腦組織。而pFus和mFus的大小大約占到紡錘體的1/4,同時也相距1厘米遠。更巧的是,科學家植入的兩個電極正是位于患者pFus和mFus受損中心之上。這樣的高度匹配度便使得帕維茲將電擊刺激同時直接作用在這兩個神經簇之上。
很快,布萊克威爾對帕維茲的面部感知發(fā)生了變化,他說:“你看上去想我見過的一個人,但又有些不同??赡苣阒笆悄莻€人,但現(xiàn)在你整個臉有點變形了,就像是你臉部的一些特征外形沒有了。”
而當電擊停止時,布萊克威爾立即看到帕維茲的臉由扭曲變成正常。據(jù)布萊克威爾稱,當電擊pFus和mFus時,他看到房間內其他物體的畫面并沒有扭曲現(xiàn)象。帕維茲說:“當病人看到我的臉扭曲時,我跟他是一樣的驚訝。”
據(jù)悉,這一發(fā)現(xiàn)結果已經刊登在該月24日出版的《神經科學雜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目前該研究還得到來自斯坦福大學Bio-X Neuroventures項目以及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資金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