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ik Tham/Corbis)
已經(jīng)有機器人可以打掃衛(wèi)生了,有的機器人可以駕駛汽車穿越全國,還有的可以向你露出微笑,可以在你晚上回家時為你提醒錯過的消息?,F(xiàn)在,谷歌取得了一項專利,想制造出具有各樣性格的機器人。你想要什么樣性格,就有什么樣性格!
根據(jù)這項專利,機器人可以模擬名人的性格:
這種機器人的性格還可在基本性格框架(比如默認個性)內進行微調,以展現(xiàn)諸如快樂、恐懼、驚訝、困惑之類的心情或情緒(就像一個伍迪·艾倫機器人),或展現(xiàn)沉思、嘲笑(就像一個羅德尼·丹杰菲爾德機器人)的狀態(tài),不一而足。這些情緒狀態(tài),還可由機器人檢測到的提示或環(huán)境而產(chǎn)生,或根據(jù)指令而生成。

Rodney Dangerfield
但這些個性也不一定就要經(jīng)過預設——機器人可以連接你的電腦和手機,并根據(jù)其中的信息激發(fā)出一種模擬個性:
“變成媽媽性格”這樣一個指令里,“媽媽”可能是不為機器人所知曉的。機器人處理器可能就會在用戶智能設備里搜索關于“媽媽”的信息……然后可能從各種錄音中決定“媽媽”該是什么聲音,接著會根據(jù)短信和錄音文件,決定用戶是如何與“媽媽”進行互動的。而按照“媽媽”的照片,機器人的監(jiān)視屏上則會顯現(xiàn)出媽媽的面貌。
你也不一定要告訴機器人該怎么做。假如機器人注意到下雨時你有點憂郁,那么:
機器人就會利用用戶文件,來播放班得瑞《安妮之歌》中一首振奮人心的歌,讓用戶在下雨天里也能積極起來。機器人還會根據(jù)用戶文件里的信息,生成一種男管家性格(比如《蝙蝠俠》中的管家,阿爾弗雷德);在用戶離家去上班時,還會貼心地為其遞上雨傘,或者根據(jù)用戶當時所穿的衣服,提供一些當天天氣下的穿衣指南。

這聽起來真的很好,但也很模糊。是嗎?麻省理工學院機器人倫理和知識產(chǎn)權的研究者,凱特·達林(Kate Darling)就認為這是一個問題。她在《IEEE波普》雜志上這樣解釋:
像谷歌這樣的公司如果壟斷了這類早期概念,便會阻止其他公司為了最終技術方案而做努力。目前在這個領域,我們需要不止一家公司進行創(chuàng)新。競爭會讓各家公司更快更好地制造出個性化機器人。
有一點很清楚:智能機器人正在崛起。而我們只是希望,能讓這些機器人一直乖乖聽我們的話。
* 本譯文來自譯言「近未來」小組,是譯言的科技主題翻譯項目,歡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