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設備發(fā)展速度日新月異,當智能手機已經基本普及之后,而可穿戴智能設備則成為了廠商們的寵兒,成為電子產品消費中的一個新熱點。從蘋果手表到小米手環(huán),可穿戴智能設備開始逐漸被大眾開始接受,然而可穿戴智能設備的發(fā)展在全球范圍內仍處于初級階段,產品的研發(fā)和技術上尚未成熟,預計未來兩年將進入快速增長期,2017年市場或將開始成熟。
中國可穿戴智能設備的發(fā)展從2010年起步,近兩年開始得到發(fā)展,2014年市場規(guī)模達到66.2億元,預計2015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將達到112.7億元,同比增長70.2%。同智能手機一樣,中國是可穿戴智能設備的巨大市場,但目前中國對于智能產品的消費觀念仍不夠強,近兩年來可穿戴設備的概念在中國始普及,逐漸成為新的電子消費增長點。
可穿戴設備領域似乎不缺少新人,從蘋果、三星、索尼、LG到不知名的小公司,誰都可以在里面玩。但沒哪家的產品能像手機一樣受歡迎。據分析公司KantarWorldpanel最新的數據,僅3%的美國成年人擁有可穿戴設備。
同物聯網和VR這樣的概念一樣,可穿戴設備也會是很多公司在2016年的重點,但若要知道它會怎么發(fā)展,應該先了解下它現在怎么樣了,以及最重要的,可穿戴設備到底是什么??纱┐鬟@個詞可以指任何戴在身上的東西,不過現在它主要指兩類產品:智能手表,以及其它。
數據顯示:手表銷量僅占所有可穿戴設備的三分之一,其它多是手環(huán)等產品。不過隨著用戶界面和功能的提供,手表類產品有望在2018年左右超越低端的手環(huán)。目前來看,更多用戶只想花少點錢體驗一下計步等功能,而不愿多花上千塊買有觸屏的智能手表。不過,與從功能機向智能手機的轉變一樣,手環(huán)等基礎類可穿戴設備會最終讓更多消費者想購買功能更齊全的手表類產品。
智能手表會從手機的附屬品,進化為更獨立的設備,脫離手機進行計算處理,這樣應該會吸引更多用戶??纱┐鞯臍v史起源于計步。電子計步器差不多是在10多年前逐漸受到重視,2006年Nike發(fā)布了Nike+iPod,當時很多愛好者會用iPod等設備計步每天的步數。同時,智能手表也開始發(fā)威。黑莓手機和有鍵盤的PDA逐漸流行,2007年iPhone也誕生;最開始支持物理鍵盤的Android也轉變?yōu)橛|屏操作系統,開始了與iOS的競爭。
沒多久,公司和消費者意識到手表,計步器和手機的關系比他們想的更和諧。當然,各家公司對該怎么做都有自己的想法。Fitbit和Jawbone強調的是簡單和廉價,屏蔽只是一個選擇項,主要靠手機和電腦來展示數據。Pebble則采取了與手機應用相同的方式,并兼容iOS和Android,想占領更多人的手腕。三星和蘋果隨后加入,開發(fā)了更復雜的手表。其它參與到可穿戴設備中的公司還有索尼,微軟,以及一大堆不出名的公司。
到2014年時,三星也已經有了一大把可穿戴設備能與蘋果可能問世的產品競爭,但都沒獲得市場認同。以至于大家都把希望放在了蘋果身上,指望它的產品能將可穿戴設備帶入主流市場。iPhone的成功讓所有人都想看蘋果的笑話怎么做,而它也最終在2014年末拿出了AppleWatch,但對它是否成功,分歧很大。
蘋果從沒透露過AppleWatch的銷量,只是說開賣兩個月的數據比初代iPhone要好。iPhone不斷破銷量記錄,潛在的AppleWatch買家也很多,但很多人并不愿意試水?,F在出門在外,你能發(fā)現佩戴AppleWatch的人并不多,而且很多人還會說“這就是iWatch嗎”,接受程度還是令人擔憂。
現在主流的平臺是AndroidWear和WatchOS,智能手表的平臺之爭應該也是這兩者了,不過在市場規(guī)模還很小的時候,談這個沒意義。據估計,AppleWatch目前占“智能手戴”設備市場的58%,AndroidWear手表占約18%,Pebble約占9%。它還預計接下來四年中,AndroidWear的份額將持續(xù)攀升到38%,而WatchOS可能會跌到47%。簡單來說,手表很可能會像手機市場那樣發(fā)展,蘋果產品最終被性價比高的Android對手們超越。
如果真像這樣發(fā)展,蘋果的可穿戴設備將定期收到新軟件升級,而Android手表可能還是得指望廠商們的決定,碎片化將成為和手機一樣嚴重的問題。這也會給消費者造成麻煩,他們不得不留意什么系統會兼容什么樣款式的手表和手表,而且還要考慮體驗和應用的豐富程度。手表之爭很嚴重,系統之爭也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