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某一天,你會習慣早上醒來,機器人為你端上早餐;駕車出行,孩子在后排座位窗戶上開心地畫畫;打籃球時,一個裝有傳感器的手環(huán),能顯示出持球時間和運球時間,甚至在上??吹饺虻募磿r風景。11月11日,騰訊WE大會上,來自全球的15個“技術牛人”正在把上面的智能生活帶入人們的生活。
未來世界一:老齡社會機器人顯身手
機器人,常常出現(xiàn)的電影里。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看來,機器人不久將成為人們的伙伴。他說,在資源和大數(shù)據(jù)呈現(xiàn)分布式的網(wǎng)絡時代,機器人一定會產(chǎn)生。“老齡化是10年后全世界幾乎每個國家都面臨的問題,老齡化社會,機器人作為人類的助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機器人將被用于很多場景,比如你是單身,早上起來,也許就有機器人端來飯菜;機器人還可以做教練,教人們跳舞;機器人可以做成機器狗、機器人貓的樣子,跟老人對話玩耍。
未來世界二:車窗上看“全球風景”
人際交互專家LioraRosin和GolanLevi將創(chuàng)新點聚焦在車窗上,所謂“機會之窗”。他們的設想是:車窗變成一個屏幕,說孩子能夠在車窗上畫畫,甚至把臉靠近發(fā)生交互。
LioraRosin和GolanLevi描述了“汽車之窗”的愿景:首先是一個交互的媒體中心,是車內人員與外部世界的一個中介,能收集車內信息和車外信息,并進行處理,以一種更有趣有益的方式,傳回給車內人。其次是一個開放平臺,各種內容都可以放在車上,比如教育、公用事業(yè)、娛樂等,只要對駕駛人員有關的都可以顯示在車窗上。第三,汽車是A點到B點的代步工具,總在運動,周圍的環(huán)境總在變化,如果裝上各種各樣的傳感器,能夠帶來大量的信息。
現(xiàn)在已嘗試開發(fā)了一些應用,如Spigo,能夠幫助在車窗上去切換到車內看到的風景,比如在深圳市中心開車的話,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看到里約熱內盧的朋友開車的時候看到什么樣的風景。
未來世界三:17個傳感器實時監(jiān)控人
WE大會上,最震撼的要屬虛擬現(xiàn)實與動作捕捉專家戴若犁,他胳膊上、腿上甚至頭上綁定了17個傳感器,他上臺時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現(xiàn)一個機器人,步伐和動作與戴若犁一樣,這動作捕捉的超酷技術頓時引起現(xiàn)場的轟動。
戴若犁說,電影《阿凡達》、《加勒比海盜》等電影巨作都用了動作捕捉和虛擬現(xiàn)實技術,過去這一直是“高富帥”的技術,電影、軍事等行業(yè)會使用。今天隨著技術進步和設備價格下降,動作捕捉和虛擬顯示技術可能進入普通人的生活中?,F(xiàn)在只要17個傳感器就能捕捉人的全套動作,“這套設備,售價在30多萬元,主要是一些中小影視公司需求。”
利用傳感器捕捉動作的技術,可以用于高爾夫愛好者,比如裝在高爾夫球桿上,揮桿時,能計算出揮桿的桿頭速度、上桿和下桿的節(jié)奏比例、擊中球的桿面是開還是合……戴若犁說,明年會有面向普通用戶的產(chǎn)品推出,價格不超過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