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校為例,如今學校所處的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有很大的差別,使我們深感震驚。從家長的角度來說,近30年來,學校內部的學習方式基本未發(fā)生變化,可以說它和我們這些成年人在童年時期的學校學習方式,幾乎一模一樣。比如:老師在黑板上寫字,學生不聲不響地在練習本上抄寫;時而老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如此這般,一個小時就過去。也有時,只是老師講,學生連一句話都不說,這堂課就結束了。學校的這種學習模式,不管是哪個學校,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然而,近年來,與之不同,學校的外部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一般家庭都使用電腦,這已成為十分正常的現象;而且,通過網絡,按它的“contents”,可以同很多人建立聯(lián)系。我們甚至可以說,目前的時代是連一個小學生也能編制程序的時代。簡而言之,當今世界,學校未有變化但它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正在不斷發(fā)生變化。
免費開源在線課程登錄者達到15萬人
正在此時,我有機會了解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MIT)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免費在線課堂項目“edX”的詳細內容。相關資料來自數字好萊塢大學(Digital Hollywood University,以下簡稱DHU)于2012年10月底舉辦的題為“2012年近期未來教育論壇——在美國和韓國掀起教育革命”的一次講演。而在這次講演會上,對北美地區(qū)的“公開教育”(open education)深有研究的京都大學教授飯吉透和“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的官方代表羽根拓也二人相繼介紹了“edX”的情況。
edX是一項全球性在線教育課程,它始于2012年10月末,它的學生利用亞馬遜的云計算服務AWS可以同上一堂課。從edX的網頁上看,課堂的內容不僅包括電子計算機科學和電子線路以及程序設計師等基礎課程,而且還包括諸如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等比較新的課程。它的特點是一切課程都是免費,而且在世界上任何地點均可參加學習。
關于edX,上述羽根拓也也曾采訪edX的上層人物,據稱edX已有15萬人登記在冊,而且,有一萬人已結束課程,正在準備中間考試;已經登記在冊的學員如按他們的國籍排列看,美、英等英語圈國家居多,但也有像哥倫比亞等非英語圈國家也列在前幾位。目前,除上述兩所主辦大學外,還有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和得克薩斯系統(tǒng)大學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也加入了edX課程行列。
在美國,除了edX以外,另有卡內基美隆大學(CMU,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舉辦的“開放學習項目(OLI,Open Learning Initiative?。?rdquo;,它允許資源提供者是校外教師。校外教師可以在OLI的平臺注冊并開課,同時其課程資源可以開放給所有人??磥碇T多名牌大學正在競相爭奪此項課程的主導權。Steve Blank 透露,培養(yǎng)創(chuàng)業(yè)者的項目“lean-launchpad”也可以免費參加。其他網絡公開課還有可汗學院(Khan Academy)、蘋果公司的iTunes U(iTunes大學)以及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等。盡管情況不盡相同,但并不具備外部建筑等基礎設施的發(fā)展中國家,也在開始通過在線課程進行大學教育,如非洲的非洲虛擬大學(African Virtual University)就是如此。
校外開課會產生哪些影響
毫無疑問,上述新的形勢與新情況會產生一些內部傾軋和彼此對立。比如,edX剛起步時,哈佛大學和MIT兩大學的家長提出抗議,稱我們付了高額學費,為何還要對外另開免費課程。然而,學校方面卻認為,這是改變舊的教育方式的一次機會,因而毅然決然地開了課。不僅是免費開放課程,而且,為了實施此項新措施,他們已投入巨額資金,資金數額高達50億美元。
然而,關于對外開放學校究竟產生哪些影響的問題,對此做出正確的回答目前還是為時尚早。但事實上,目前美國有眾多像谷歌等頂級工程師接連不斷地參加上述開放化項目。而他們此舉的動機十分清楚,就是說他們要參加此次變革。不是采取旁觀態(tài)度,而是想投身于此次變革之中,以便得到親身體會。雖然目前還不能說未來的進展情況,但有一點是十分清晰,那就是曾經體驗過變革的和未曾親身體驗變革的人,其在變革中所得到的好處肯定有很大的差別,這是毋庸置疑的。
上述這種發(fā)生變革潮流,說到底就是要破壞舊的框架,而產生某種新的“混沌”。然而,對它的反應則因人而異,有些人并不喜歡這種變革反而感到不安。作為我們這一代人,對它采取否定態(tài)度,亦即對目前世界上發(fā)生的一連串的新動向熟視無睹,這是易如反掌,沒有什么困難,很容易做得到。但是,問題在于,其后果將由我們的子孫后代來承擔。因此,要跟上形勢,要及時地掌握和傳遞世界上發(fā)生的變化與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