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領域Facebook已成為互聯網發(fā)展史上一朵奇葩,Pinterest正成為新秀,這些將社區(qū)化電商領入新的發(fā)展時代。這個領域的概貌如何?對廣大創(chuàng)業(yè)者,以及大公司來說,進入的機會和風險在哪里?
關注國內Pinterest模式網站發(fā)展。

社區(qū)化電商系列報道:Pinterest模式(騰訊科技制圖)
騰訊科技特稿 胡祥寶 2月17日北京報道
有人曾類比互聯網產業(yè):一人在某地開設了一加油站,生意興隆。歐美國家內,第二個開拓者會在此開家超市,后續(xù)者再完善相關配套服務,造就整片區(qū)域繁榮。而國內通常情況則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乃至更多都擠進來開加油站,競爭紅海開始出現。
從2008年的網絡視頻到2011年的團購,類似例子在國內互聯網領域不斷上演。如今,又蔓延至Pinterest模式。
Pinterest于2010年創(chuàng)辦于美國,是讓用戶在家飾、服裝等方面收集、整理和分享的圖片社交網站。
據國外公開資料顯示,在成立僅僅18個月后,Pinterest人均在線時間超過Twitter,成為迄今為止用戶數增長最快的網站。截至去年12月,其估值超過2億美元。
大洋彼岸Pinterest的飛速發(fā)展刺激了國內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據騰訊科技查閱統計,近半年來,國內Pinterest模式的仿制者就擠進來近10家。
一邊是此類模式誘人的發(fā)展前景,另一邊是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
興趣SNS前景可期 成潛在銷售渠道
除了早期的堆糖網,近半年內,包括花瓣網、知美網、迷尚網、拼范網、碼圖網、愛采圖、布兜、發(fā)現啦等,復制Pinterest的網站在中國紛至沓來。
與此同時,此前曾做過LBS的嘀咕網也轉型至Pinterest,今年年初,360公司也推出類似網站——“我喜歡”。
如果算上融入Pinterest元素的購物分享社區(qū),如美麗說、蘑菇街、淘寶哇哦、人人旗下的人人逛街和凡客旗下的凡客達人等,目前,國內類Pinterest模式已達到近30家。
此類圖片社區(qū)網站為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受到創(chuàng)業(yè)者一致看好?
Pinterest采取讀圖形式,和原來的文字微博相比,更純粹,更輕,更專注,更吸引用戶。隨著讀圖時代來臨后,或將引爆下個產業(yè)點。
和一些在線相冊不同,Pinterest降低了收集信息的門檻,國內這些網站通過微博、人人、QQ等賬戶直接登錄,支持用戶通過上傳圖片、輸入圖片網址和瀏覽器插件采集網頁,直接將喜歡的圖片儲存至自己賬號中。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用戶輕松采集到的圖片有分類,并可分享到微博、QQ空間等社交平臺,形成精準圈子的交互,其核心競爭力在于以圖片聯動社交,本質元素為SNS。
一位締元信分析師對騰訊科技說:“Facebook、Twitter的社交模式,實現了以人際關系為導向的淺交流,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干擾度大。Pinterest則基于個人興趣圖譜展開,讓用戶積極貢獻有質量的內容,更具用戶黏度,志同道合的社交關系也更持久。”
從媒體價值的角度來評估,Pinterest最大魅力在于相關網站中的圖片、價格、鏈接都是天然的廣告溫床,同時也可以為電商導入優(yōu)質流量,直接促成最終交易。
此外,這種模式剛好在用戶開始對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模式感到疲乏和厭倦的時機應運而生,更能俘獲用戶芳心。
目前,Pinterest流量還在劇增,雖然尚未直接獲得收益,但據國外媒體報道,Pinterest已成數家零售商的第五大流量轉介服務。
同質化嚴重 用戶范圍和內容源成瓶頸
“現在國內Pinterest網站太多了,都快爛大街了。”一位用戶向騰訊科技如此形容。
雖然,Pinterest的前景被眾多業(yè)內人士看好,但求索創(chuàng)投一分析師表示,同質化競爭中,中國Pinterest模式存在幾大發(fā)展瓶頸。
其一,Pinterest重點是社交,國內Pinterest網站用戶主入口為淘寶、百度、微博和社交網站。豆瓣相冊、微博、人人等都可借助原來SNS用戶順勢推出,這對獨立類Pinterest網站形成一定程度分流。
其二,Pinterest基于共同興趣愛好的社交模式,其發(fā)展的原動力來自于用戶內心與精神氣質方面的某種共性,而這一特點決定了Pinterest模式網站的受眾群體較窄。
原人人網(校內)負責人、現任點點網CEO許朝軍對騰訊科技表示:“Pinterest在國外主要是家庭主婦在用,用戶范圍有局限性。”
其三,從獨立的Pinterest網站本身模式來說,其在國外火爆的必要條件是國外UGC平臺火爆,從而保了優(yōu)質的內容來源,而目前國內擁有分享習慣的用戶大約為3%,這一條件還遠未成熟。如何保證內容源成為最大掣肘。
一從業(yè)者表示,決定這類網站生命力的關鍵因素有二:第一,是準確的人群定位以及與該定位相匹配的內容與機制,足以去凝聚一個夠大的族群,并激發(fā)他們的活躍度。第二則來自于有效的商業(yè)化運營。
眾多蜂擁而上者,如果不能解決上述兩個問題,可能會逐漸走到業(yè)務艱難,甚至難以為繼的境地。
不過,知美網產品負責人金星說:“目前國內如花瓣、發(fā)現啦等真正的Pinterest模式,各家都剛剛切入,還處在比拼用戶流量增長階段,絕對的市場領導者也尚未出現。內容主要靠用戶自發(fā)上傳,類似于微博機理,若要以流量變現,為時尚早。”
美國風險投資機構Y Combinator合伙人、知名天使投資人Paul Graham日前也撰文稱,這類圖片/視頻共享服務可能可以劃分為30個左右的子服務,其中約有一半還有待開發(fā)。
國內“變種”獲利 形成商務閉環(huán)
雖然,花瓣網等獨立Pinterest模式網站剛剛踏入這一領域,國外Pinterest網站本身也尚未盈利,但國內的變種模式,如美麗說、蘑菇街等定位于垂直女性時尚領域,在商業(yè)模式方面卻走在了前列。
據蘑菇街聯合創(chuàng)始人李研珠透露,目前,蘑菇街月收入300萬元,主要來源于淘寶分成。而行業(yè)內和淘寶的導購分成為5%左右。美麗說流量和蘑菇街相差不大,論壇上有網友根據淘客商品平均傭金估算,其每月給淘寶帶來交易額近8000萬元,從淘寶獲得的月分成近400-500萬元。
實際上,美麗說、蘑菇街并非真正的Pinterest模式,本質上僅融合了Pinterest元素的購物分享社區(qū),是一種電商的社區(qū)化衍生,具體玩法上類似微博,只是Pinterest可通過電子商務變現的一小部分。
有觀察人士表示,美麗說、蘑菇街的Pinterest變種模式,上游通過興趣圖片分享形成精準化的女性購物社區(qū),下游直接鏈接淘寶,再通過淘寶交易,形成一個完整的商務閉環(huán)。
這種做法,之前樂蜂網創(chuàng)始人李靜也沿用了這一套路:最初通過營造化妝品的社區(qū)氛圍,再順勢推出B2C電商網站樂峰網,形成交易鏈條。
在騰訊科技的走訪調查中也發(fā)現,7成以上的業(yè)內人士認為,美麗說之所以能迅速發(fā)展,是因為抓住了淘寶商家這棵大樹。“淘寶就像個大超市,美麗說則是將大超市中挑選過濾后搞成了個精品屋。用戶簡化了獲取有效信息的路徑,淘寶獲得流量和交易,美麗說獲得分成。”
許朝軍預測,今年很多完全復制Pinterest模式、不鏈接淘寶的網站,因為未形成交易鏈條,將難以存活,必將向美麗說模式過渡。而據最新消息稱,盛大推他也醞釀向購物分享的美麗說模式轉型。
獨立模式增速必降 美麗說模式難擴散?
因為看到美麗說的小有所成,在母嬰領域、家居領域、美食領域等已經出現了垂直細分類的寶寶幫、積木網和這里網等“類美麗說”模式。
但并非所有應用都可效仿這一模式,畢竟淘寶等電子商務網站上并非所有的產品都能被二次篩選為“精品屋”,一些標準型產品并不適合做。美麗說模式在其他領域是否能夠推行開來,主要還是看這個領域的市場是否夠大,是否有足夠的用戶需求。
兩年前,豆瓣就通過與當當、卓越等合作,進行圖書類導購分成,但最終并未像美麗說一樣火起來,因為圖書類的用戶需求遠低于服裝護膚品類。
而DCCI副總經理傅志華在騰訊微博上表示:“中國其實還沒有pinterest。Pinterest是真正的社會化電商,蘑菇街則只是電商的社區(qū),前者開放后者封閉:Pinterest第一大訪客來源和去向都是Facebook,而蘑菇街第一大來源和去向都是淘寶。意味著Pinteres以人為中心,依附于SNS社區(qū),更易形成社交效應;而后者以電商為中心形成相對閉環(huán),難形成擴散效應。”暗指美麗說、蘑菇街這類模式很難在更廣大人群中擴散。
不過,美麗說CEO徐易容則認為,這些國內類Pinterest模式只要形成規(guī)模,都會有自己的商業(yè)價值。
未來,混戰(zhàn)中的Pinterest模式在國內如何向前,尚無定論。但或許如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chuàng)始人、總經理胡延平所言:“Pinterest是一種典型的子系統,短期內成長性較高,長期方向在于與綜合社會化網絡、移動互聯網交融發(fā)展。而獨立的Pinterest模式后期增速必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