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分層布置已經列入了2011年十大存儲規(guī)劃投資之中,企業(yè)策略集團(ESG)已經發(fā)布了市場報告——存儲分層布置的案例,類型以及購買注意事項。 該報告的高級分析師和作者Mark Peters稱,該報告分析了有關分層布置方案的多個選項,部署,影響和市場部門,而且是第一個有關這方面的的分析。
Peters稱,存儲分層布置,就是將不同的數據放到不同的存儲媒介和系統(tǒng)中,是一種依賴于多重因素的層級。但是關鍵是用戶放在特定數據上的價值,最后,所有存儲都會產生經濟效益。
分層布置本身不是結束,它只代表自己。他說:“在不知道自己想怎么做的情況下,無法進行分層布置。”
影響數據存儲的因素包括:與性能,保持或商業(yè)價值相關的數據重要性;用戶,客戶,應用或業(yè)務部門需要的各種服務級別;可用的容量和管理資源以及資金。報告里對23位供應商進行了分析,它只是整個市場的一個縮影,而且還將市場結構分為了五個主要部分:以陣列為基礎的遷移,以陣列為基礎的緩存,以文件系統(tǒng)為主,軟件工具以及文檔。
Peters認為分層部署與錢有關。如果存儲是免費得,那么就不需要進行分層部署。不過如果存儲收費很高,特別是高端存儲等,就需要做這種部署。
這樣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分層部署不僅僅是在高端部署,還關系到堆棧。第二,用戶應該思考二層結構,I/O和長期持續(xù)性等方面的數據。這不僅僅關乎固態(tài)存儲還關系到層級結構上的操作,因為它直接與錢相關。
Peters認為,即便是報告中提到的企業(yè),也采用了不同的方案,有的使用以陣列為基礎的遷移工具,如EMC的FAST進行緩沖。
他認為其價值主張很明確,而且供應商提供的案例和實際數據都足以證實分層部署的價值。以40倍的速度生成的數據減少了71%的存儲成本,且存儲管理時間也減半。
六月份,一項由EMC贊助,IDC實施的研究表明,全球數據每兩年就翻一番,截止2011年,數據會達到了1.8 ZB。與2005年相比,企業(yè)在數字化領域的投資已經增長了一半。
隨著數據的爆炸式增長,Peters認為市場對分層部署的需求將會長期存在。不過,決定是否使用這一部署的關鍵仍然是資金。如果存儲成本接近零,那分層部署將消失。
原文出自【比特網】,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http://storage.chinabyte.com/176/121471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