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桓臺縣世紀中學的電子閱覽室,記者找不到一臺主機,54臺電腦顯示器卻在規(guī)范運行著。學生們有的上網學英語,有的瀏覽電子圖書館研讀文學名著,有的上網下載作文素材,忙的不亦樂乎。“我們剛來電子閱覽室的時候也很驚訝,很多同學直呼‘太先進了’。”來自初三的一位同學悄聲告訴記者。相對于傳統(tǒng)的電子閱覽室,以“云終端”為應用平臺的新電子閱覽室布置更加簡約、應用更加簡單、功能更加全面。雖然事先對于“云計算”記者有了初步了解,但是真正看到實實在在的應用場景還是難免驚奇。
拓新致遠 數字化校園建設顯成效
桓臺縣世紀中學創(chuàng)建于1999年,現有56個教學班,在校生近3000人,教職工200余人。建校伊始,學校就提出了“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師生素質、建設數字化校園”的工作目標。馬成立校長認為,數字化校園不僅僅是教育的一個信息化,而是為學校提供一個全新的、信息化的教育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不僅老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所改變,最重要的是,人的信息意識的形成。
多年來,桓臺縣世紀中學一直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更新教育思想,堅持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納入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整體工作中去,堅持將信息化與各種教育形式相結合,以信息化教育提高教學質量。
作為最早一批“山東省教學示范學校”、 “淄博市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桓臺縣世紀中學在數字化校園建設方面煞費苦心,數字化校園建設已經初具規(guī)模。全部教室安裝了先進的交互式電子白板、投影機,全部老師配備了聯想昭陽系列筆記本,投資過百萬加強了校園網和微機室硬件建設,建立了可尋址校園智能廣播系統(tǒng)。信息化教學設施的改善,不僅有利于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節(jié)約能源、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而且有利于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現交互式教學模式。
銳意進取 “云終端”助力數字化校園
面對已有成績,桓臺縣世紀中學并沒有止步于此。從2010年,“云教育”被提起,該校就頗為關注。“我們對于新技術的關注與嘗試,出發(fā)點并不拘泥于她最終呈現的結果,而是注重其對于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觀念的改變。”對于“為何要關注并引進‘云架構’”這個問題,馬校長以一個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教育者身份如此告訴記者。
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tài)度,桓臺縣世紀中學吸收以前不成功的教訓,對于“云終端”采取“先否認,再了解,后建設”的審慎的考察路線。
先否認:對于“云終端”先持懷疑態(tài)度,該校綜合考察了包括聯想在內的多家“云終端”, 對“云”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相比其他廠商的方案,聯想“云架構”突出整個生態(tài)鏈產品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秉承慣有的CEMS理念,著重為用戶提供低能耗、綠色環(huán)保、經濟高效的“云計算”的特色,吸引了該校的青睞。
再了解:該校雖然對聯想的“云終端”有好感,但是并沒有草率決定,而是沉著冷靜地深入了解聯想“云終端”及其在服務教育方面的成果。“我們不需要拗口的技術術語和紛繁的數據,我們很務實,我們要親身體驗,親自看效果。”最終,該校與聯想結姻,引進“云終端”助力數字學校建設。
后建設:對于聯想“云終端”完全認可以后,學校與聯想集團簽訂合作協(xié)議,成為基于“云架構”數字校園“聯想全國示范校”。僅上學期一個學期,學校與聯想攜手建設聯想“云終端”網絡教室1個,電子閱覽室1 個,教育云服務系統(tǒng)初見端倪。該校目前共部署3臺云服務器,1臺管理服務器,管理114個終端,每個終端通過用戶名密碼登錄到管理服務器的域,管理服務器控制每個帳號的權限與磁盤空間。近期內,該校將在教室中進一步部署云終端56個,全部采用千兆網絡互聯,讓“云終端”走進每一個學生。
聯想虛擬云終端系統(tǒng)
經過一個多月的使用,桓臺縣世紀中學給了“云終端”相當高的評價。首先,他們肯定了“云終端”的專業(yè)性,認為采用最新的桌面虛擬化技術和管理平臺的聯想“云終端”符合教育行業(yè)特性,能夠滿足教育行業(yè)對于基礎IT系統(tǒng)的需求。其次,他們覺得“云終端”綠色節(jié)能、管理方便很值得稱道。“‘云終端’功率只有幾瓦,比傳統(tǒng)電腦能耗降低80%,零噪音設計,不可回收材料減少90%;集成度高幾乎不用維護。”該校的技術老師興高采烈跟記者介紹。“云終端很好管理、很安全。我們只需管理四臺服務器,分配相就的用戶組與權限。相對于管理維護每臺電腦的主機,真是省事多了。另外云服務器都有冗余設置,即使四臺中有三臺損壞,只有一臺也能提供云服務。”最后,他們認為“云終端”為用戶著想,簡單易用值得贊賞。“技術先進固然好,但是也要我們能用。云終端用起來很方便,能兼容90%以上的軟件。各種資源都集中到云服務器上,學生只需要記住自己的帳號,通過云終端登錄后便可以使用各種軟件和資料。”
聯想山東大區(qū)政教經理徐一立認為,聯想“云終端”的加入,加快了桓臺縣世紀中學數字化學校的建設步伐。聯想“云終端”管理方便、高效節(jié)能、簡單易用的優(yōu)勢,促進了該校教育信息化進程。在桓臺縣、在淄博市,乃至在全省全國,桓臺縣教育信息化都走在前列,豎起了數字化校園的新標桿。
著重于用 讓蜂群智慧聚沙成塔
“技術好,還要會用,還要敢用。‘云終端’不是一件擺設,也不是學校的形象工程,是拿來用的。我們不僅要用好她以促進我們的教學。”談起如何用“云終端”的問題,馬校長有些激動,在這位四十來歲中年人身上,我們看到了這所學校所秉承的魄力與勇氣。
經過深思熟慮,該校對“校園之云”總結出五個方面的規(guī)劃。第一,要提供統(tǒng)一的內容服務,兼容校園網所有的服務。以讀為主的教育資源的共享是師生們需要的主體服務,要把這些資源統(tǒng)一放在云上,提供更加廣泛的內容服務。第二, 資源共享要同步,交互過程要簡化。教育最好的方式莫過于人對人的單一教育,這很難實現。通過云可以輕易實現人對機的教育,彌補教育的不足。第三,存儲服務的提供。對于存儲,該校主要看重存儲的寫和備份過程。學校老師網上辦公以及教學課件,學生作業(yè)以及所下載的學習資料都需要一個統(tǒng)一的空間存儲和備份。第四,運算能力的整合。按照云計算的方法整合網絡中心的計算設備與各教室的計算設備,減少資源浪費,讓需要高性能計算的老師通過云來享受服務。第五,保障性服務。讓云為學校的各項服務,例如數字圖書館、一卡通,提供一個堅實的底層支持,實現網絡穩(wěn)定、管理環(huán)境統(tǒng)一的要求,規(guī)避各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