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不知道云計算都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是做IT的時代里,各家IT公司基于各自對于云計算的理解,紛紛用產品祭出自己的“殺手锏”。一時間“云”令人眼花繚亂,令人目眩神迷。
從 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PaaS (Platform-as-a-Service,平臺即服務)到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從公有云到私有云,盡管在國外,亞馬遜、谷歌帶來的云浪潮風生水起,但在國內,考慮到安全等問題,CIO對于云計算的應用還略顯保守。
但自從中化集團內地企業(yè)“第一朵企業(yè)云”應用以來,七匹狼、匯通天下、香港鐵路、臺灣中華電信、淘寶、盛大等兩岸三地的企業(yè)都在不同程度上實施云計算,各地政府更在高新園區(qū)建立云計算應用平臺,以期推動云計算在更大范圍內的應用……
在云計算概念之風刮過兩年之后,云計算在中國的實際應用究竟如何?是否在中國真正落地?
云計算:從理想到實踐
到底什么是云計算平臺的理想?在5年、10年,甚至20年之后,云計算會是什么樣的,給社會帶來什么變化?
作者:姚宏宇
云計算涵蓋了云計算平臺和云計算服務這兩個概念,但是二者之間沒有必然關系,你可以有云計算平臺,以技術為主要的,服務為輔;有云計算服務,以服務為主要的模式,以商業(yè)模式為主要的推動力,技術為輔助的手段。
云計算帶來的是巨大的計算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讓成本變得更低廉。因此,云計算是信息社會的一次工業(yè)化革命,它將為個人、企業(yè),甚至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消費云服務
云計算服務和云計算平臺未必非得有很強的關聯(lián)關系,現(xiàn)在很多的互聯(lián)網服務,甚至應用服務,仍然可以運行在非云計算平臺上,也就是說可以稱為云計算服務,但是用的不是云計算技術。同時,云計算平臺也可以用來支撐非云計算服務的應用。比如高性能的科學計算,以前一直用MPI等并行計算的框架,其實現(xiàn)在已經有很多地方在研究如何把并行計算的框架在云計算平臺上實現(xiàn),而且能解決原來并行計算框架上的問題。
云計算服務將帶來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一是多租賃式,可以提供給成千上萬,上百萬,上千萬用戶同時使用。既然已經叫云計算服務,為什么現(xiàn)在云計算還炒得這么熱?用云計算平臺及其支撐的云計算服務,才能真正提高服務效率,把它的規(guī)模變得非常之大,而且充分發(fā)揮服務能力。
二是高可靠性。傳統(tǒng)IT系統(tǒng)里面一些常見的問題,第一是性能壓力,數(shù)據(jù)宇宙的爆炸。我以前在雅虎工作,面臨的數(shù)據(jù)宇宙爆炸的速度非???,每年增長300%,不僅數(shù)據(jù)的總量,還有數(shù)據(jù)的流量。此外需求增加,尤其是隨著物聯(lián)網出現(xiàn),每個用戶的需求都在隨時產生變化,應用程序如何去適應這種需求的變化?怎么能有一種架構能夠讓它很快調整,這就需要云計算平臺。
云計算平臺的理想,最終要造出一個基于網絡可擴展的超級計算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特征:
首先要虛擬化。VMware虛擬化是把一臺機器虛擬成多臺,云計算平臺是要把多臺虛擬成一臺。
其次要透明。底下所有的東西都可能隨時隨地壞掉,怎么建一個系統(tǒng),不管底層出現(xiàn)什么變化和問題,都能保證上面的運營不受影響,也就是說底層系統(tǒng)對上層應用和用戶來說是透明的。
再次有彈性。隨著業(yè)務增長,這個系統(tǒng)能平滑過渡,平滑增長,而不像現(xiàn)在的系統(tǒng)一樣,先建一個,等有能力重新再建一個系統(tǒng),把原先扔掉,再重新做。
第四是動態(tài)。最主要是適應現(xiàn)在各種IT業(yè)務、IT系統(tǒng)以及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比如,亞馬遜賣東西是有季節(jié)性的,尤其在美國,有一段時間銷售量和流量是平時的5倍。我以前負責的雅虎財經網更是這樣,每家股市總是在開盤之前半個小時,開盤之后半個小時,這一個小時之內流量極其巨大,隨后就掉下去,到快收盤時,大家趕緊把今天買的股票賣掉,又會產生巨大的流量,怎么樣調度資源,怎么樣在非峰值的時候做其他的用處。
第五要通用。所有的計算資源其實有三種:通信能力、存儲能力、處理能力,云計算平臺就是把這三種能力在分散資源當中聚合起來,并以通用的接口,提供給上層應用和用戶使用。
微信關注公眾號“cncompute_com ”,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計算頭條資訊,干貨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