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器領域,Intel X86與IBM Power這對冤家的口水戰(zhàn)一直從末停止過。不管IBM怎樣推廣和宣傳Power的優(yōu)勢,但從市場占有率方面來講,IBM已經徹徹底底的輸了。
各種銷售數據顯示,Intel X86服務器已經占據了99%的銷售份額,IBM Power的銷售情況卻不容樂觀。在互聯(lián)網行業(yè),Intel X86服務器基本處于壟斷地位;即使在關鍵業(yè)務市場,采用IBM Power處理器的小型機的統(tǒng)治地位也正在受到x86服務器的沖擊。另外,在金融領域,由于受到互聯(lián)網+轉型的影響,部分金融大鱷也正在從Power移情至x86。
可能大部分人認為,IBM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其采用封閉式的系統(tǒng)架構所致。筆者認為,封閉式的系統(tǒng)架構只是其一,昂貴的價格也是造成其沒落的一個重要原因?;蛟S你不認同,但當你看到IBM Power服務器的單臺售價單時,你或許會認同筆者的觀點。
那么,IBM Power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筆者認為,想要撼動X86的市場統(tǒng)治地位,Power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做到的。但是,從X86嘴里奪回一部分份額,提高自己的市場占有率,機會還是非常大的。至于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相比X86,Power擁有更加先進的技術架構和更加強大的性能,這是Power翻盤的根本。關于這一點,筆者認為沒有必要展開介紹,關注服務器的朋友大部分都會了解Power和X86架構的相關技術,不懂技術或者想深入了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自行查詢。
其二,開放的Power,將會更加靈活。關于這一點,筆者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重點分析。
一)IBM在開放了Power8 CPU技術后,不但承諾未來將繼續(xù)轉讓Power9 CPU技術,而且還對IBM的技術授權不設定期限。另外,中國企業(yè)可以在Power 8架構基礎上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并可申請自主知識產權。雖然,國內廠商還需要支付給IBM一定的技術授權費用,但是IBM卻是徹底的放開了Power的硬件架構。這就意味著,國內廠商在取得IBM技術授權后,可以根據不同行業(yè)的不同應用,開發(fā)與定制芯片,從而降低芯片的制造生產生成本。
不僅如此,開放的硬件架構還會吸引更多廠商參與到研發(fā)過程中,不斷改善和提高Power芯片的技術性能。反觀英特爾X86,這種只提供成品芯片和解決方案,提供保姆式服務的廠商,未來無論是在技術、價格還是靈活性等各個方面,都會失去競爭優(yōu)勢。
二)IBM Power不但開放了硬件架構,而且還開放和轉讓了OS、中間件以及數據庫軟件,并取消安全模塊,接受安全審查。關于這一點,解讀起來更加簡單,那就是中國的企業(yè)可以自行設計系統(tǒng)和軟件,自行加載國產的安全模塊。當然,這樣的做法也非常符合當下的中國國情——發(fā)展本土的芯片和系統(tǒng)??梢哉f,IBM的這種做法非常聰明,將會得到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
正如筆者在跟某廠商交流時所講述的那樣,英特爾X86的開放只是基于系統(tǒng)和應用的開放,硬件本身并沒有開放,雖然英特爾提供了非常好的整體解決方案,但是這種保姆式的服務讓下游廠商根本賺不到錢,長期以往對服務器廠商來講并非好事。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利潤和回報,很多廠商不得不重新考慮選擇加入Power的陣營當中。當然,由于X86服務器的用戶認可度非常高,服務器廠商也不會輕意放棄X86業(yè)務。
其三,IBM提供的專業(yè)服務可以讓X86用戶無縫過渡到Power平臺上,這也是關鍵的因素之一,因為任何用戶都無法承受遷移平臺所付出的重新更換系統(tǒng)架構的損失。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Power未來還是會有很大的翻盤機會的。不過,分析歸分析,Power能否翻盤,能夠收復多少失地,這還得是市場說了算,用戶說了算。IBM要想盡快、盡可能多提高銷售,必須要考慮重新構建一套完整的Power生態(tài)系統(tǒng),這個難度是相當大的。
不過,筆者還是希望Power能夠搶回更多的市場份額,因為在任何領域,只要形成了壟斷,對市場也好、對用戶也罷,都沒有任何的好處。